查看原文
其他

伤寒论浅释系列——桂枝汤详解

行者 严 汉唐经方再传承 2023-07-07
《伤寒论》中113方,百分之六十的方剂都由桂枝汤加减而来,可见桂枝汤在《伤寒论》中的地位,也因此精选出历代经发家对桂枝汤各自的理解。

姜佐景老师破除了传统的营卫之说,以桂枝能活动脉之血,白芍能活静脉之血的观点解释桂枝汤,可谓是为吾等后辈指点迷津之举。
 
柯氏韵伯:“此为仲景群方之魁,乃滋阴和阳,调和营卫,解肌发汗之总方也......

《医宗金鉴》略云“桂枝辛温,辛能散邪,温从阳而扶卫。芍药酸寒,酸能敛汗,寒走阴而益营。桂枝君芍药,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意。芍药从桂技,是于固表中有微汗之道......
 
陆氏九芝:“桂枝者,能入营而出卫者也。太阳主开,今风乘之,而过于开,则必祛风外出,而太阳之气始复其常。但中风为虚邪,营气已弱,是宜慢泄。又风邪已近肌肉,即为肝气乘脾,故君以桂枝,而必以养血和中者为臣。风能化热,以芍药之凉者监之......”此皆不离营卫以为说。
 
然而营卫茫茫,试问读仲圣书者,有几人能真个了解乎先贤有谓桂枝汤中不应有酸寒之芍药,而时贤祝味菊先生则曰:“本汤之组合,应以芍药为主药,桂枝为重要副药。盖适用本方之标准,在皮肤蒸发机能亢进,而自汗出者,故用芍药以调节其亢进之机能。桂枝则不过补助心脏之作用而已,故麻黄汤中亦用之,其非主药可知也。”此二说也,相左特甚。
 
汤本右卫门《皇汉医学》云:“余之经验,凡用芍药、大枣、甘草之证,必诊得筋肉挛急,而于直腹筋最为明确......可为三药之腹证......亦可为本方之腹证......以上纯属理论,实际上当随师论,准据脉证外证,可以不问腹证也。”此说前后参差,亦堪商矣。
 
姜佐景老师认为桂枝能活“动脉”之血者也,芍药能活“静脉”之血者也。动脉为阳,故曰桂枝为阳药;静脉为阴,故曰芍药为阴药。动脉之血由心脏放射,以外达于微细血管,其地位由小而大,桂枝助之,故口桂枝发散为阳静脉之血由微细血管收回,以内归于心脏,其范围由大而小,芍药辅之,故曰芍药收致为阴。

桂枝内含“挥发油”,故能发散。芍药内含“安息酸”,故能收敛。收敛之后,继以发散,发散之极,转又收敛。二者互为起论,如环无端,依道运行,周而复始,是故收敛并无停滞之意发散更非不复之谓。所以分名之者,盖但示其运行之方向不同已耳。由是可知桂芍之分工,实乃合作。况微丝血管之周布于身,无远勿届,与肌肉、神经、汗腺等杂沓而居。故动静脉血运加速之后,势必生热,较前此之发热尤甚。热蒸汗腺,势必汗出。
与吾人剧烈运动之后,心脏鼓动加速,脉搏加速,血运加速,全身发热,因而汗出,理正相同。惟此运动而生之汗,不必有若何毒素于其间,若夫先病后药,因而得汗,其汗必含毒素无疑。本汤煎服法中曰:“遍身禁禁,微似有汗者益佳......若不汗,更服......又不汗,后服小促其间......若汗不出,乃服至二三剂......”仲圣谆谆垂教,再三叮咛,以求一汗而后已者,抑亦何战盖惟借此“药汗”方能排除一切毒素故耳!毒素既去,是即西医所谓根本疗法。顾排毒素于体之外,而不杀毒菌于身之内,其间又有上下床之别矣。

炎暑之日,汗流浃背,诚能畅进冰制饮料,汗乃遂止。所似然者,冰能凉胃故也。然则凉胃既可以止汗,今饮出汗,又何可不流胃于是温胃之良药,兼可以止呕之生姜为必需之品,又恐汗出过多,将伤胃液,于是用大枣摄持之。

由此返溯桂枝汤证之真际病理。曰一言以蔽之,胃肠虚寒,血运不畅而已。身热者,血运自起救济,以蒸肌肉(包括神经汗腺),惜乎救济之力不足,终不能解除困苦。故大论曰:“桂枝本为解肌。”汗出恶风者,毒素阻于汗腺,排之不能尽,凉风袭于身旁,抗之无余力故耳。头痛者,殆头部神经不堪充血之压迫,因而不舒。

执此以论,然后知营卫之说,本属渺茫,谈者娓娓,听者永必津津,其定义既无一定,更不得一般学者之公认。故余以为营卫之说虽古,暂殊不必借重,转滋纠纷。
伤寒论注释系列链接

注解伤寒论——前言!
伤寒论注解——总论
伤寒论条辨浅释——太阳之为病
伤寒论条辨浅释2——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
伤寒论条辨浅释3——条辨4-5
伤寒论条辨浅释4——条辨6-8
伤寒论条辨浅释5——条辨9-14
伤寒论条辨浅释6——条辨15-16

温馨提示: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,用药请遵医嘱。
下图为作者微信二维码
作者往期文章链接:
浅释大医精诚:大医应是融汇儒释道易医的有德之人

缅怀倪海厦老师中药篇——四逆汤和麻黄汤回阳救逆之差异

假若倪师海厦尚在人世间!
民间中医经方人士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危重症再谏言书
民间中医人士   经方抗疫   再谏言书
民间中医经方人士中医辨证施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方案


本文为原创,经作者本人授权发表,如需转载,请注明出处!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